来源标题:北京市海淀区首届语文教育论坛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语文课 从学知识走向增能力
■区域经验
探索学科纵向贯通的大教研模式
姚守梅(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2014年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元年。尤其是课程标准的修订,增强了时代性、国际视野和本土意识。这里提出了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及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制定学生学业质量标准。这期间北京的中考、高考改革在急速地推进。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从问题导向寻求突破。
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开展了语文学科的跨学段专题研究,进一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
从教研层面,进修学校内设机构做了调整,形成各学科的纵向贯通。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高三年级,教研层面打通成为一个大的教研组。
我们还聚焦专题,基于对课标内容的纵向梳理和学科本质的深入思考选点突破。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阅读上,然后分布实施,围绕着跨学段的教研,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
例如,《诺曼底遇难记》这篇课文,小学和初中的教材都有所涉及。我们以此为切入点,将整个学段打通做了教学案例研究活动。对这样一篇外国小说,小学老师在感受船长形象的时候,教学的层面重点落在了文本的研习,从语言入手引领着学生解读文章,比较注重阅读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初中学生则从语言入手进而来品读文章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而不再是老师用一个个问题牵着学生走,突出了独立阅读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到了高中阶段,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他们的探究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初中的孩子又上了一个台阶。
类似这样的跨学段研讨活动,有助于教师提高教育境界,把语文学科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
■教师感悟
构建纵横交织的专题学习体系
赵岩(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舟”》一课中,我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为例,呈现“舟”的自然属性、文化内涵,以及它与诗歌情感意境之间的关系,归纳“了解文化内涵,分析自然属性,结合诗歌整体意境,联系相似作品,查阅相关文献”的方法。
随后,我给出另外几首以“舟”为意象的诗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研读不同的诗歌,了解“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其他的常见文化内涵,并使用我教授的方法,分析“舟”在本小组负责研读的诗歌中的意蕴。
类似的专题学习,不仅仅是把相关文本放在一起提供给学生,更需要考虑文本组合的结构。这节课,“舟”这一意象,勾连起一系列以“舟”为意象的唐诗,这一系列的文本综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建构起对“舟”这一意象的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一种“横向勾连”。
另一方面,学生在研读一首诗的时候,需要查阅资料,阅读关于诗歌背景、诗歌评论、诗歌意象解析等一系列支撑文本,这就构成了一种“纵向勾连”。
纵横交织,就构成了一个文本体系。学生在与这些文本进行对话时,需要完成对自我知识体系、技能体系和思想文化体系的自主建构。而这堂课上,我选择的是“翻转课堂”的方式。
用开放的教学促进学生现场生成
杨海威(北京一零一中学):我所讲授的《追风筝的人》,是一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一本小说几十万字,一节课40分钟,实在需要教师明确到底要引导学生什么,怎么去引导才能让他们有所收获,以及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不是教师简单的讲解,而是充分调动学生对这部小说的思考理解,在了解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引领他们在思考深度上提升一个台阶。
“哈桑千千万万遍地保护、陪伴、帮助、忠诚于阿米尔,可阿米尔又是怎么对待哈桑的?”课上,我问学生这个问题,只是让学生去了解阿米尔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原因。可是学生在讨论、争辩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对行为和原因的探究,并进行了对阿米尔形象的评价和他是否把哈桑当做好朋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