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首师大UDS项目探索学校改进与自主发展教师专业提升路径好培训 就是陪伴教师成长
“这是一个激变的时代,个人求发展,社会求进步,浩浩荡荡成了世界的潮流,差不多每样事物都在变化之中,教育的转变也在所难免。”近日,在首都师范大学UDS合作的学校自主发展项目结题会上,项目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杨朝晖教授借用香港学者郑燕祥的观点表达了项目开展的初衷,“不管怎样改革。其背后都在围绕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核心的问题展开。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代‘新人’成为对教育的呼唤与要求。”历经五年的发展,当各成员校再次回头看时,已欣然发现:项目在北京市教委、西城区和海淀区的支持下,已带动着实验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踏上对现代学校改进与自主发展的变革的持续探索伴飞之旅。
变革学校从改进管理入手
海淀区第四实验小学早在2012年就加入UDS项目组,而当时,不少学校中层干部“作风不硬朗,得过且过,缺乏管理锐气,被动应对”,改革会议文化、鼓励干部、教师大胆工作,敢于创新成为UDS项目推动学校变革的切入口。建立“日新月异工作坊”,给干部成长搭建平台。
“UDS项目的启动打破了这种僵局!”海淀区第四实验小学校长张秋敏说到这儿,有些激动。“在每月一次的日新月异工作坊上,干部们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交流反思,每一次活动对于干部来说,都是一次促进、一次提高,进而带动学习型组织的全面建设。”
干部的改变,带来的是教师、学生日常生活的变化。北京小学走读部加强中层部门的职能作用,明确了学科组和年级组的职能作用,走出原来校长、年级、部门并行的扁平化管理方式,减少了环节交叉,提高效率。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将制度的规范和计划的引领双管齐下,“管”“理”相得益彰推动学校发展。
做教师发展推手不做“枪手”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前门分校是一所新建校,学校有一大批刚从大学走出的青年教师。研究教师发展需求,促进青年教师的自主发展,从而带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学校的重点工作。
为每一位教师“号脉”,分析教师的专业水平,了解教师的发展需求,整体把控教师的发展方向成为UDS项目专家们的第一项工作。张梅青校长说,青年教师充满热情、活力,但缺少工作经验,有的放矢地制定计划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从学期计划“布置会”到“解读会”,区区几个字的改变,却体现了干部观念的转变。教学副校长郭颖解释,“以往我们是学期初各部门把计划宣读一遍,自上而下地布置工作任务。而参加项目以来,学期的计划布置会改为由各部门领导讲明本学期要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最终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计划解读,让老师们明明白白地工作。”
参加UDS项目以来,一个个研修主题,拓宽了教师的工作思路,改变着他们的工作状态,更是引领学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改变工作方式,不断摸索前行。
为骨干教师开辟发展空间
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是一所老牌学校,已有68年的办学历史。在漫长的办学过程中,也曾遭遇发展瓶颈:教师工作合和有余,但自主意识不强,学校发展动力不足。
汤嫚,数学骨干教师,不但基本功扎实,而且教学能力强。但因性格内向,不擅表现,以至于害怕参加区评优课。眼看着提升她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好机会就将与汤老师擦肩而过,UDS项目组与学校主管鼓励她把握机会,迎接挑战。学校教师陪同参赛,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在UDS项目组帮助下,汤嫚一路过关斩将,获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需努力;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校长赵建军用诗句总结了学校在UDS扶持下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
用科研种子教师带题引领教研。学校“十二五”课题均由骨干教师牵头,校长、副校长、主任等作为课题研究负责人,扎实的过程,有效的成果,提高了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