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孩子的错,都是“父母造”?
本期专家:
兰心(儿童心理咨询师)
在生活中,有各式各样遇到困难的孩子。有担心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反复做身体检查的疑病症患儿;还有反复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不停地洗手被强迫症困扰的孩子……但越多地和他们接触,就会发现这些烦恼背后的一个共同的核心。每个孩子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这种疑问:“我到底是谁?我如何才能成为我自己?”是的,他们缺少一种心理成分——自我!
而人的自我意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发展起来的。所以,一个缺少自我的孩子,大部分是因为在成长中被父母错误地对待过。所以要想解决孩子的问题,父母一定要先从自身开始找起,看看是否是教养方法有待改进。
■案例1
孩子凡事都“随便” 不愿表达自己意见
受访者:小辉,14岁,初二
从小,小辉很害怕母亲。小辉不懂,妈妈为什么不能让他开心地做事,不允许他做自己想做的事儿。母子两个最经典的对话模式是这样的。妈妈问小辉:“中午你想吃什么?”小辉说:“我想吃炒菜和米饭!”然后,妈妈直接跳过儿子的意见:“好!咱们吃面条吧!”慢慢地,小辉就不再表达自己的意见,任何事都用“随便”来回复,对母亲也言听计从。
但是,小辉和同学的交往却遇到了困难。对于小辉这种从不发表意见、没什么存在感的人,同学们经常用贬低的态度和他交往。后来,同学的一句话刺激到他:“哎,你怎么那么假,总像戴个面具似的!”
心理分析——
家长过度控制
让孩子看到了无能的自己
妈妈的行为,是孩子评估自己的一面镜子。妈妈过度控制,让孩子看到了无能的自己。妈妈对待小辉的方式,无非是在告诉他,你的意见不重要、你不需要表达自己。所以,他在和别人的交往中,表现得极度退缩,不敢表达自己、经常讨好他人,这就是同学所谓的“假”。
小辉需要的是一种自由的氛围。父母给孩子自由表达的空间,并且尊重孩子的意见。在这样的氛围内,小辉才能认真地体会“我是谁”,他可以认真地思考作为儿子、学生、朋友等各种角色。只有从外在的标准中和各种“应该”中脱离出来,小辉才能够找到真实的自己,才敢摘下在外人面前的人格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