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清华附小百年经验告诉你:这些观念是误区
误区二:学习好的孩子=数学学得好的孩子+语文学得好的孩子+……
“周一语文、周二英语、周三钢琴、周四休息、周五作文、周六羽毛球、周日奥数。”
这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孩子每周放学之后的另外一张课表,在拥有这样一张课表的孩子并不是少数,有些孩子的课表甚至比这个还要丰富。
家长忙着把孩子送入各种培训班,其实除了那些功利的心思外,家长们在认识上普遍还存在着另一个误区:觉得不管怎么样,让孩子多学点儿知识总没有错吧!殊不知,语文好+数学好+英语好……并不等于一个学习好的孩子。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曾经这样说过,孩子进入学校就像是进入一个黑洞洞的房间里,这个黑洞洞的房子其实对他来说就是陌生的世界,成年人要做的是帮他打开灯,让孩子在灯光的指引下不再害怕并且勇敢地去探知这个世界。
“有一种办法是给他打开一个探照灯,给房子照出了一条路径,”谢维和说,这个时候孩子不害怕了,他可以顺着这条明亮的灯柱走下去,但是这时候孩子只敢沿着这一条路径,探照灯之外的地方孩子仍然充满了担心和恐惧。我们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给孩子打开顶灯,这个顶灯虽然没有射灯那么亮,但是能把整间房间都照亮。“小学的课程其实应该给孩子的是‘顶灯’,中学才给孩子‘射灯’。”谢维和说。
但是,有太多的小学生父母生怕自己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问题,甚至从一年级起就把孩子送到各种学科培训班中,甚至还要更细:语文还要分成阅读、作文,美术要分成速写、水粉……
殊不知,家长是亲自把孩子成长的道路变得越来越窄。
好在,现在已经有很多教育专家意识到了小学课程的融合问题,模糊学科之间的界限,给孩子呈现真实的世界。
不让家长给孩子报太多的课外班,并不是阻止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用力,关键是要找到正确的方向。“我多么希望我们的老师、家长看孩子的时候,不是把他们看成‘语文’的人、‘数学’的人,而是先看到一个完整的人。”窦桂梅说。
误区三:高知父母=高质父母
都说北京的房价贵,其中学区房的贡献不少,而在学区房中尤其以海淀中关村地区的是贵中之贵。
为什么?
“那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孩子也一定错不了。”这是很多为孩子选“圈子”的家长内心的逻辑。
清华附小就坐落在清华大学校园内,按照刚才的逻辑,这里的家长应该是最好的。
但是,这样的家长却经常在孩子的成长中“帮倒忙”。
窦桂梅记得,一次清华附小举办戏剧节。一位爸爸百忙之中抽时间看了孩子班级的戏剧表演,结果发现自己的儿子,扮演了一块“大石头”,在舞台上没有一句台词,也没有一个动作,这位爸爸没有看完就离场了。
之后,这位爸爸给老师发了短信质问:凭什么让我的孩子演石头?
老师告诉这位爸爸,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爸爸继续质问老师为什么不给孩子换个角色?
后来孩子又向老师转述了爸爸对自己的批评:没出息,既然能自由选择,为什么不选个好点的角色?作为男孩子,手里成天拿着剪刀剪纸,以后能有什么大出息?
“难道选择演石头,安静地观察别人演出,去分享别人的精彩,难道剪剪纸,就不能是男孩的爱好吗?”窦桂梅说,“很多学生家长虽然称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他们却非常不了解教育规律。”
高知父母多是应试教育的胜利者,他们中的不少人按照自己曾经的经验只注重学习成绩,甚至从内心不尊重孩子的学校及孩子的老师。
王玲湘副校长记得,刚开学时很多班都有了新老师,一个孩子回家跟父母聊天时说自己班的新老师是“北师大的研究生”,没想到家长告诉孩子的却是:“北师大的?肯定是个二流老师,你将来不能成为老师那样。”
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不仅表现出的是一种对教师专业的不尊重,而且破坏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不仅不能激励孩子还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另外也反映出很多高知家长有“学习好就是全都好”的认识误区。
在清华附小,很多老师都会说这样的一句话:让儿童站在最中央。这句话并不是让儿童成为中心,而是说学校教育要把孩子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把学校和老师放在学校的中心。
这句话同样也适合焦虑的家长们。焦虑的家长急得“乱投医”时,不妨停下来,让一切回归到教育的本源,想想孩子的成长需求是什么,研究一下孩子的成长规律,即使不能马上找到解决办法,至少可以降低被误区引着走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