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小升初新政已实施三个月,面对横向比较相对均衡,但班级内部却有所差异的现实,公办校的老师们是否已适应了这样的“新常态”,又是否找到了应对办法呢?近日,记者深入天津多所中学进行了走访……
对于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每一次升学制度的改革都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今年3月,市教委公布的小升初新政,更是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新政规定在小升初方面,取消一切与升学相关的选拔性考试,各类竞赛证书、考级证明等彻底与升学脱钩。同时,把所有公办初中(含优质初中)全部划入学区片儿内实行“划片儿”就近入学,让学生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随后,各区县教育局都根据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出台了新政实施细则。而备受关注的“市内六区”公办初中,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摇号”政策,即先征求小学毕业生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将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由于所有优质初中同样遵循该政策,这也就意味着,优质公办初中向区域内所有孩子都敞开了大门,各公办初中校的生源实现了基本“均衡”。
生源均衡了,老师们怎么看?
据了解,通过“摇号”政策,目前每个区域内的初一生源基本处于均衡状态,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优质校还是普通校,都有了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一般的学生。那么面对这样的生源状况,优质校和普通校的老师们有何感受呢?
优质校老师:习惯不同导致孩子差异大
11月13日上午,记者走进新华中学,与初一的孩子们一起上了一堂数学课。课上,数学教师阎志敏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学生们讲解着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大家注意一下,看这里……”与紧凑的课堂环节设计同样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几次轻敲黑板的重点提示。“现在上课,有必要进行几次重点提示来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下课后,阎老师告诉记者。
在与多名优质校教师的交流中,记者发现,学校“摇号”招生后,不少老师遇到了“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而对于这些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优质校老师们来说,这样的事情在他们曾经的教学生涯中并不常见,“的确,以前上课不会这样。曾经我们关注的重点是用何种方法巧妙地把知识点传递给学生。现在,在关注这些的同时,我们还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遇到重点内容,要首先进行提示,让大家注意,再进行讲解。”另一所中学的初一英语老师高原(化名)告诉记者。不过她也表示,如今学生们的表现已经越来越好,“刚开学时,讲一会儿我要停下来说说课堂纪律问题,现在我只需要用眼神重点提示一下没有跟住老师的学生,或是高声说两句大家注意,学生们就明白了这是重点,而且现在这样的情况一般一堂课不会超过四次。”
之所以会出现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老师们普遍认为是因为学生们在小学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有的学生有整理错题的好习惯,可是有的学生却不会。即使现在我们要求大家要整理错题,有的学生还是做不好。其实这就是一个习惯,以前没有养成,现学肯定需要一个过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如此。”一位来自优质校的语文老师告诉记者。
除了学习习惯,交流中,老师们还重点提到了家校配合的问题。高原为记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例子:开学后她发现班上有个学生的作业总是由家长代写,便把家长请到了学校,之后家长向她道出了实情,“老师,我们孩子就不愿意写作业,可是我又怕您第二天说他,所以我就帮他写了。”面对一脸诚恳的家长,高原一时无语。“现在在家校配合这方面可能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精力。”高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