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张如学,字习之。湖北江陵人。湖北大学中文系毕业。97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2001年结业于中国书协书法创作班。2002年结业于中国美协高研班。2010年就读于北京凤凰岭书院首届中国书画学精英班。师承姜宝林先生。书画作品多次参加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举办的各项重大展览并获奖,先后在北京、武汉、山东、甘肃、大连、沈阳等地举办个展及联展,作品曾被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城楼管委会、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单位陈列收藏。出版个人书画专辑十余部,撰写美术评论20余万字。其中《点评陈传席》及名家、博导十批评文章备受关注。现为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北京张如学艺术馆馆长,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湖北省美术院院聘画家,“八面来凤”中国书画学社副社长兼秘书长。现居北京。
《一鸣惊人》240cm×240cm 2014年
拓展楚风 宏扬楚韵
——观张如学的楚文化题材画作有感
徐晓庚
欣闻张如学将要结集出版的楚文化系列水墨作品,观其画作,有感于斯。
“非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非取法至高之境,不能开独造之域”张如学近些年钟情楚风,潜心创作以楚文化为主题的水墨画作品,且取得了不匪的成绩。他的作品推出后,以鲜明的楚风面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同盛夏日子吃了西瓜,好生快感,他的导师著名画家姜宝林先生说:“楚文化题材作品很新鲜,用水墨与重彩的形式相结合来表现,画得非常好,画面极有构成感,处理得恰到好处,就这样画下去。”
《凤鸣虎踞》240×120cm 2014年
2014年他的作品《一鸣惊人》参加了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联共同举举办的湖北优秀画家作品晋京展,亮相于中国美术馆;同年九月,其作品《楚文明》入选由国家民委、中国美协共同举办的第八届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6年6月巨幅作品《楚风》创作样稿,被中国美术家协会选送参加中国文联主办的“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创作工程。除此,还多次应邀参加全国各种大型书画展览,获得好评。可以说,画家张如学的楚文化系列创作是成功的,其意义突出楚文化主题创作,传承厂楚文化的艺术精髓,丰富了中国画创作题材的内容。
《楚漆器》 90×90cm 2014年
《吉祥鹿》 90×90cm 2014年
我之所以用“拓展”一词来比喻画家的楚文化创作,是因为在此之前,鲜有画家系统地以此题材创作。张如学钟情楚文化题材创作,重在表现楚风画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地域乡土文化创作的路,这是明智的探索。十多年前,他心里萌生了以楚文化为题材的创作意念。他生活在荆州,习惯了荆楚风物,对楚国出土的大量文物,耳熟能祥,数十次往返于荆州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从细心观察到认真思考,从勾勒草图到小试牛刀,强烈的创作欲望使他伏案挥亳,挑灯夜作,费纸三千,仍不如心意,每每都以失败而搁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乐也其中、苦也其间也。“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这个过程决不是偶然,是必然的。荆楚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贵,优秀的画家众多,但鲜有画家为此消魂,钟情创作张如学却苦恋楚韵,快乐无比。
《威震华夏》 240×120cm 2014年
巫、道、骚之于楚美术,如魂之于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无穷”。“乘云气,御飞龙,游乎四海之外。”这是楚美术的高超境界。“铺锦列绣,亦雕缋眼。”“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楚美术的流风余韵为今人所赞叹,神秘而又浪漫的楚美术现象一次次拨动他的心弦,看着自己创作的图样而兴叹,为此他把大量时间枆在这类题材上,承受财力与人力的压力。“非学无以广木,非志无以成学。”如学从心生萌芽到第一张巨幅作品《一鸣惊人》问世,前后纠缠了十多年,好一个漫长而痛苦的孕育,冰心先生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劲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当下拜金意识重,金钱的魔力也刺激艺人骚客。张如学以一个画家的使命与责任意识,将楚风楚情表现出来,是值得嘉赞的。
楚文化博大精深,楚美术“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画家张如学探索与研究的路还很长,日随时去,但张如学将逐新梦,给人更多的享受。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博导)
绘事杂说
张如学
游都邑经年,蒙师不以瞀昧,时有懋赏劝之,愚受益匪浅,感激涕零。忝列门墙,莫不愧也。又得侪辈垂青,信可乐也!余无高彧,瞡瞡然,莫莫然,乃亹亹治学,憄及书、画、文等,日夕而忘劬。嗟乎,艺无穷,必身修矣!
夫睄察今绘事,棽棽之象,然微昧颓废;湁潗鼎沸之态,然不知沫泡弇覆。國之院所,骀才满病,无处说起。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盖工笔之技,不足挂齿。然每展事,布濩厅堂,实乃“鸠占鹊巢”乎,人之祸也!又荣曜加冠,众益慕而拱之,虔诚顶礼,可谓褦襶也。窃以为,工笔乃工匠之所为,凡三日画一足,五日画一眉,描其形以达貌宛然。答曰:“汝不知。”余则笑之!吾国绘事乃寄情,写心,写意,天人合一也!岂可良莠不分,有浪得虚名者,尚不识《兰亭》之雅妙,碑鼎之雄朴。泚笔弄墨,蓄势愒群,谩蒙惑,实可恶也!
观今展事之盛,蔚蔚然。所谓大写意者,终其不成笔墨,涂鸦成猪,他他藉藉。殊不知画有书之理,书藏文之气也!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若日夕而作,恐丹青成冢,匠气未脱,难得品象之高。夫六艺经传皆可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故何乐而不为乎!
又曰高院府,乃国之所托,众之所为,民之所趋亦。“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时下京都高研班溢患,皆以名校黉门之誉,诖蒙外学者,求利害,至败名。乃院府之过也!尔学无则,目不识书,尤非知四书五经,岂可作态,巧言乱德,苟且为师,媟污三尺讲坐。可谓不知觍颜之羞尔!
《荆州往事》 240×120cm 2014年
余情悦碑帖卅余载,泛淫泛滥,虽不得精髓,且晓“八法”之通。时有急就,妙手偶得之。以书入画,大写磅礴。吾家吾法,独立万象,于是心生快哉!偶有讲座之邀,便不可解。字字如硺,句句如磨,不可误亦。于是,颤颤耳!此乃吾学处之态也。余本狂傲,抱才之憾,仰天长笑已!曰:“无友不如己者”。“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噫呜!
《汤汤乎若流水》180×90cm 2014年
《楚文明》 240cm×120cm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