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科技助力香港“特殊教育”追赶E时代

发布时间:2021-08-09 16:49 【来源:中华教育在线】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育改革发展迅速,尤其是借重现代科技的信息科技教育。香港教育界将信息科技教育称为“资讯科技教育”,对其的定位是泛指各种通过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进行的教育,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视为专业学科,把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教授给学生;第二个层面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用多媒体计算机取代影音设备,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第三个层面是线上教学模式,通过线上互动方式使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全面革新。

电子教学对于香港普通教育的教学质量有显著提升效果,香港教育局近年也在特殊学校大力推行电子教学,希望能以信息科技的先进手段,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一、电子教学在香港特殊教育学校收效显著

香港教育局一直非常关注特殊教育的发展,教育管理构成上,下设特殊教育议会(特殊学校教育共同体)和辅助性质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两个分部。全港2020/21学年共有61所资助特殊学校,分为6类(智障、视障、听障、肢体伤残、群育和医院学校),其中智障儿童学校共42所,又分为轻度、中度、轻中度和严重智障儿童学校4类,其中15间附设有寄宿部。

目前香港教育局推行的是第4个资讯科技教育策略,旨在提升教学互动体验,以释放学生的学习能量。资讯科技教育策略对特殊教育尤其是智障儿童教育的使用情况,以及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相应解决方案,值得内地特殊教育界同行了解、借鉴与参考。

香港教育局对学校发展与问责的机制从2003年就已开始推行,学校表现指标分为3个层面(范畴、范围和表现指标)。范畴内有管理与组织、学与教、校风及学生支援、学生表现4项,再细分为8个范围,之下设有23个表现指标。每个指标都制定了具体的表现例证,作为学校自我评估和检视学校发展和成效的依据。

香港的特殊学校,同样适用这套以表现指标为核心的学校自我评估和校外评核体系。全港教育界大力推行资讯科技教育的当下,香港特殊学校在使用资讯科技建立“电子校园”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通过特殊方式和方法克服困难所取得的成就,尤为引人关注。

特殊学校面临的是智力、视听能力和肢体行为能力不同于普通学生的特殊学生,善用资讯科技软硬件推行电子教学,消除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有一定差异的学习和参与能力障碍,照顾他们的学习需要,提升学与教效能,需要特殊的教学方法,管理模式以及合作与沟通。

香港特殊学校中以智障儿童学校为最多,听障和肢体伤残儿童学校也可以更好地利用资讯科技进行教学,但必然与普通学校有较大不同。要让特殊学生增加学习主观动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相比普通学校,特殊学校的电子教学课堂活动中,游戏形式占据比例更高(18.8%),目的是增加学生参与感,形式非常多元化,包括分组或个人比赛,学生汇报、网上游戏及多媒体学习教材。

学生回答问题占比紧随其后(15.6%),教师更多利用Kahoot网上互动学习平台,Google Form电子表格等,相比传统教学更新颖、更有互动感,刺激学生回应,学生更愿意主动回答问题,促进学习成效。特殊儿童在回应外界信息方面,相比普通学生普遍不够主动,而资讯科技教育的视听感受多元化和强互动的特点,明显有利于特殊教育的教学。

自学探索活动占比第3位(12.5%),包括模拟情景、浏览网站、搜索资料和使用网上学习软件等。学生提问老师回馈占比也有12.5%,电子学习增加了学生发问的渠道,可通过网上聊天室提问,改善了传统教育时代,特殊儿童因成长环境与个性原因不敢举手发问的状况,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多,学习成效自然因之大大提升。

通过对特殊学校教师的问卷调查(共计123份)显示,教师们普遍认同电子教学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包括沟通和解难能力提升。特殊学校的学生更喜爱使用资讯科技与同学合作解决难题,通过撰写博客、使用电子学习平台和电子通讯软件与同学沟通,极大降低了特殊儿童在传统群聚环境下不敢表达的交流难度。

特殊学生也通过电子学习更能认识自身的社区,了解不同的文化。相比传统教学,特殊学生在电子学习课堂表现更积极,学习效果也更好,更丰富的多元化电子教学资源,让他们变得更有创新思维,更愿意发问与表达。电子教学提升特殊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本原因在于将传统教学模式以形式单一的课本为主导,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互动和学生为中心,通过游戏、分组活动和线上互动,加深特殊学生们的学习印象,也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沟通和语言能力。

香港特殊学校每学年有4次评估时段,这次的评估显示:推行电子教学前后,学生学习表现的差异明显,各类型特殊学校的学习效果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听障、轻度和中度智障儿童学校,分数进步都超过10分,成效斐然。

电子教学对听障学生的促进作用更大,源于能强化这类学生在视觉上的感受,相比很大程度依赖教师言传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减少了听障对学习的影响。

二、电子校园在特殊学校推广的困难

虽然电子教学在香港特殊学校推广的成效显著,但所面临的困难也非常突出。不同的特殊学校面对的困难也不尽相同:轻度智障儿童学校课程偏重知识性,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是重点,以及刺激学生发展高阶思维,包括列思维导图(香港教育界称为列写脑图)。轻度智障儿童教学善用思维导图软件(Mindmapper),利用概念图思考法,才能让学生充分明白意念与概念的关系,而非死记硬背知识点。提升学生表达能力与讨论技巧,是电子教学在轻度智障儿童学校的主要困难。

中度智障儿童的专注力与理解力较弱,电子教学工具(平板电脑)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效果不佳。传统课堂的实物教具,更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电子教学的多元化,是中度智障儿童教育中的突破口。

电子教学可以帮助严重智障儿童建立沟通渠道,但教师仍然需要足够耐心,帮助和指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学校课程仍以帮助学生自理和生活照顾为主,电子教学也需要向这个方向侧重,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听障儿童因为听觉缺陷,部分视听效果为主的电子教学工具因之不适用。需要增加字幕或帮助学生阅读口型的辅助型功能,这也为电子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肢体伤残儿童日常活动多受到妨碍和限制,情况也非常复杂,不仅肢体力量与行动能力有差异,智力上也有不同。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因材施教,电子教学最常用的平板电脑反而有时会不适用。

除了特殊儿童因智力、听力和肢体能力各有不同导致的教学困难,教师和特殊儿童的家庭也同样面临着适应电子教学全新模式的挑战。教育需要接受相关软件使用与硬件操作的培训,学校要建立资讯科技支援团队,特殊儿童的家长也要同步学习如何使用电子教学的软件与硬件。然而,社区组织协会及儿童权利关注会在2020年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调查学生因没有电脑或电脑性能不佳,电子学习方面遭遇了困难。

近年线上教学逐渐成为主流,香港普通学校的学生尚且存在缺少合适设备进行电子学习的问题,更何况特殊学校。虽然特殊学校有社会福利机构、资讯科技企业和电脑翻新代理商的资助,在电脑硬件设备上条件还算不错,但学生的家长忙于生计,常常忽略电子学习和网课机会,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度。

三、电子教学收效较好的特殊学校成功经验

1.以电子教学为基础的跨学科教学法

香港教育局强调STEAM教育(Science科学、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Art艺术和Mathematics数学)的五大领域跨学科教学方法,特殊教育领域强调专题化学习,训练动手能力的生活实际应用,培养特殊学生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新技能,让他们可以在未来能够融入社会。

校方也应全面参与,管理层与教师和家长紧密沟通,共同掌握电子教学的软件与硬件,为特殊学生构建从学校到家庭一体化的电子校园。同时增加教室之间,学校之间的横向交流,分享成功经验。学校应该成立资讯科技核心小组,包括正副校长和主管全校电子教学的科主任与科任教师,为教师们提供有力的科技与管理方面的保障。

2.教育部门加速推进线上教育

全球的线上教育正在快速进步,香港教育界也不例外。香港不少特殊学校已经推行了学生“自带电脑”政策,增加教学流动性与个性化,学生们可以更便捷使用自己的笔记本或平板电脑进行自主学习,不再受限于从学校借用电脑的不便。

当然,为配合线上教育的大力推广,校方也要确保校内WiFi网络设施齐备,无线网络带宽和覆盖的要求更高,还要增加对教师熟悉线上教育软硬件和全新教学法的培训。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同样要增加对家长的线上教学培训,让他们可以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使用笔记本或平板电脑进行线上学习。

3.注重教学策略与科技的平衡

电子教学在香港特殊教育中的确收效明显,也在逐渐成为主流的教学模式。但香港教育界也注意到了过分依赖电子教学的弊端,强调教学策略要与资讯科技相结合,把握平衡而不是走向完全依赖平板电脑教学的另一个极端。

对于特殊教育而言,教学策略还是要以帮助学生提升认知和思辨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为宗旨,传统教育有教师亲力亲为的优势,电子教育有形式多元的优势,两者都不可或缺。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部分特殊学校针对学生口语表达困难,已联合科技团队自主研发了安卓和苹果IOS的小程序,集合了语言治疗师、资讯科技专家和专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利用语音输出装置和常用图库,让包括教师、家长和治疗师在内的教学者,为特殊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即时通讯软件封面,训练沟通能力。类似其他应用程序也有很多被研发出来,用于帮助更多沟通障碍的人得到专业的口语理解和表达训练,改善家庭沟通环境。

香港大部分特殊学校均已普及了电子教学,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经过近年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发展势头良好,目前也显示出了相比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优势,教师、家长的反馈都非常积极。同时,以电子教学为基础研发的小程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特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增加了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渠道。

应当说,电子教学对香港的特殊教育而言,是一次真正的“科技革命”。其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创新,都值得内地教育界学习与借鉴。

本文作者香港佛教黄凤翎中学教务专家吴兆基(Ng Siu-kei, Al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