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教师应对粗暴教育行为说“NO”
近日,河北省唐山市市民陈女士称,自己的女儿王某因为留的头发太长,晚自习期间被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叫到办公室,强制将头发剪得七零八碎,并令孩子把剪掉的头发打扫干净,孩子只能忍辱含泪照做。家长打电话询问,该教师还说“不是没把你家孩子脑袋剪掉吗?”(12月9日长城网)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学生不留怪异发型、不穿怪异服装是符合中学生身份的,也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可是,教育也不该是一把粗暴的“大剪刀”。面向未成年人,作为班主任,强行剪掉学生的头发,让学生人格受辱,是很粗暴的一种教育行为,同样也很不符合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身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作为教师,在教育孩子时,别忘了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而犯错是孩子的天然权利,作为成年人的教师,正应该抓住机会,发挥自己专业优势特长,充分施展教育智慧,而不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让自己成为暴力的示范者。“不是没把你家孩子脑袋剪掉吗?”这句话只会让教师职业蒙羞。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最直接相关人,而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品行、性格可塑性较强的关键期,此时,教师行为的好坏往往对学生影响甚深。不少名人、学者在谈及自己的职业成就时,都谈到中小学教师对自己一生的影响,甚至决定自己职业的选择。反过来,如果教师的教育行为不当,对学生的伤害也最直接。因此,教师在面对一些问题学生时,一定要细心加耐心,了解事情的真正原因,要给他们改过的过程和时间,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做的。
真正的教育必须基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自尊心的保护,尤其是对那些所谓差生和经常犯错误的学生。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和家庭,常常都是在进行一种羞辱教育,甚至将其当成成功教育的典范。
前几年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河南某中学一位女生因和其他同学打架,后被班主任组织全体同学投票,决定去留。在得知自己被大部分同学投票赶走后,该女生留下遗言,投渠自杀。
实际上,当某种教育手段越过尊重的底线变成羞辱,就已经不再是教育而是反教育了,因为教育带来的是美好和善良,是成长和喜悦;而反教育只会带来羞辱、痛苦,仇恨和伤害,与教育初衷就背道而驰了。
其实,真正故意捣乱和不听话的学生很少,他们的捣乱和不听话多数是另有原因,这需要教师俯下身去,认真聆听学生的心声。即便有学生已经养成恶习,简单暴力和羞辱的方式也于事无补,反而更容易激化矛盾。更重要的问题还在于:有问题的学生往往不一定是坏学生,也不见得日后没有出息。因此,在对待这些学生时,明智的教师都先问“为什么”,再想“怎么办”,而不急于进行是非判断和道德归因。
学校是育人之地,本应成为学生的乐园,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充满自信、自尊与自爱,而不是让他们在羞辱中丧失对生命的热爱、对学习与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