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百岁”老粽:剪不断的技艺传承(组图)

发布时间:2016-06-16 08:58 【来源:

  “合成号”广式粽子的主要用料——白糯、眉豆、去皮绿豆、肥五花猪肉、咸蛋黄、红豆沙、花生、苏木。

过滤枧水。

包咸粽的步骤之一,在粽叶中依次放入糯米、五花肉、咸蛋黄等粽料。

粽子即将包好,用剪刀剪去多余的粽叶。右一位陈博。

  说起深圳本地的土特产,许多来深居住多年的人,也会一脸茫然,他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土特产?这个词能跟深圳联系起来吗?”其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深圳的土特产还是非常有特点的,比如粽子。

  包粽子也是深圳端午节的必备节目,不过深圳当地人称之为裹粽,深圳的粽子也有枧水粽和咸肉粽之分,其中枧水粽最为特别——它的粽心是红色的,里面还插了一根有药用价值的苏木,吃这些粽子还有食疗效果呢。

  传统的技艺

  枧水粽心红肉白还能辟邪

  据说从东汉末年开始,广东地区就有人开始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包成粽子,这就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广东枧水粽。在深圳宝安,广式粽子(合成号)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陈淦忠仍然坚持着他们家族传承下来的枧水粽制作技艺。

  这种传统做枧水粽方法很有意思。陈淦忠先将豆秆等几种植物晒干后,用火烧成灰,当地人把这些植物叫做“金盏银盆”。再用开水冲拌这些炭灰,过滤之后,剩下的那些液体即为枧水。之后再把糯米放在枧水里浸泡一段时间,最后用这些糯米包成粽子。

  这些枧水粽最大的特点是粽子里面有“骨”。他们会把一条苏木包进粽子里,苏木是一种可以入药的植物,具有行血、破瘀、消肿、止痛功效。裹粽时,将苏木芯材撕成直径约3毫米、长度约5厘米的细条,包在糯米中间。煮熟之后,苏木会渗出红色液体把粽子心染成红色。

  用芒叶裹粽也是深圳枧水粽一大特色。芒叶是当地生长的,在夏日具有祛毒保鲜功能,据说这种芒叶从秦朝开始,南粤百姓就一直沿用至今。

  经典的吃法

  吃枧水粽方便又简单

  深圳本地民俗专家廖虹雷老师已年过七旬,他有滋有味地向记者回忆小时候吃粽子的情形。

  端午节的中午,是一年里太阳最火辣的时间,所以那天孩子们都会去游泳,广东人叫游龙舟水。游泳前,妈妈会准备一些食物给孩子上岸时吃,包括粽子、猪笼饼、鸡蛋等。对廖虹雷而言,那时候游完泳,吃上一口粘着白糖的枧水粽,是千金不换的美味。廖虹雷说,深圳裹粽的粽绳是本地出产的“咸水草”,“我们吃粽子时,把粽叶打开一个口,然后一口咬着咸水草的一头,用手轻轻一拉咸水草的另一头,一下子就能割下一块整整齐齐的粽子来,我们一块一块地粘白糖吃。”

  剪不断的传承

  百年技艺已有第4代传承人

  如今,这一份广式粽子(合成号)制作技艺已经被列入深圳市宝安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在积极申报深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是,对陈淦忠而言,最自豪的是儿子陈博16岁时已经承袭了这一家传技艺,为第四代传承人。后继有人才是陈淦忠最开心的事。

  广式粽子(合成号)制作技艺的传承谱系已经写进了深圳市级非遗的申报书里。第一代是陈淦忠的爷爷陈水添,上世纪初曾在“合成号”从事广式粽子的制作,“合成号”是成立于清光绪年间的百年商铺,在当时的深圳圩专营传统小食。后来陈水添把技艺传给了儿子陈桂流,陈桂流15岁起就投到合成号当学徒,制作粽子。新中国成立后,合成号“公私合营”,陈桂流返回农村务农。之后,端午等民俗活动呈淡化趋势,“合成号”的广式粽子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陈桂流仍在每年端午时节摆开“阵势”制作粽子,以一显身手,也是闻名乡间。

  后来,陈淦忠15岁时正式从父亲处承袭了这一套粽子制作技艺,为第三代传承人。2007年,陈淦忠又将该技艺传授给当时16岁的儿子陈博。(文/广州日报记者王纳 图/广州日报记者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