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高考改革与综合素质评价(上)
编者按: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同年12月,教育部要求2015年起“各省(区、市)要提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制定具体办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可以预见,综合素质评价建设将成为高考改革的重难点。家长需要了解,什么是综合素质评价。
到底什么是综合素质评价?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很难给出统一的标准答案。让我们换一个思路,先来回答:综合素质评价不是什么?
一提起素质和素质教育,人们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钢琴和芭蕾,似乎素质一定要和某种非考试的技能——特别是艺术技能——联系在一起。因此,在高考改革方案提出要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大学招生的录取依据时,社会舆论一窝蜂地质疑道,这样一来,农村娃不是更没有希望了吗?他(她)们连钢琴都没有见过,拿什么来和城里孩子竞争?显然,这会导致更大的不公平。
但恰恰相反的事实是,我的研究证明,如果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大学招生的唯一录取依据,将会使农村学生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只有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农村学生才可能出现更多的机会。这就要求大学在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时,不能把素质等同于弹钢琴一类的阳春白雪技能,而是要统筹考虑农村学生成长的环境,设计出既符合他(她)们的实际情况,又能考查出他(她)们未来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寻找他(她)们的潜在优势,为农村和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上好大学的更大可能性。
其次,综合素质评价不是不考虑学业成绩。恰恰相反,综合素质评价首先要考虑学业成绩,只不过,这个成绩不再是一次性的高考成绩而已。在这一点上,社会舆论也曾经一窝蜂地质疑道,既然大学招生要实行综合素质评价,为什么录取的学生还是成绩很高的“学霸”呢?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偏才”、“怪才”何时才能有出头的机会呢?
这又是一个误读,因为它假定综合素质评价就是要排斥对学业成绩的考察。大学招生,当然要招收能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具备未来发展潜能的学生,对学习能力的考察必然是第一位的。如果大学不招收成绩好的学生,难道要招收成绩不好的学生吗?这在任何国家都是荒谬的事情。我们必须对关于高考改革的批评性意见保持清醒的认识。
第三,综合素质评价不是科技创新、社区服务、特长技能等非学业成绩项目的简单叠加,大学招生标准中尤其不宜明确罗列指向性过强的具体名录。原因很简单,改革之前,学生所受的无非是那几门文化课的重复性训练而已;改革之后,学生将不得不去学习掌握无穷多的各类技能。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口号指引下,学生接受技巧训练的时间将提前到婴幼儿时期。多个“应试训练”取代了一个“应试训练”,学生和家长将永无宁日。
理解了综合素质评价不是什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综合素质评价是什么。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里对综合评价做了如下界定:“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同时,将评价内容分为五个方面: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
综合素质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从学生的经历中发现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也就是说,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过程和手段,其重要意义并不在于罗列一个学生具备了多少素质评价的内容,而是要通过这些内容,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形成一个综合性判断。因此,综合素质评价的着力点,一定不能放在具体的内容上,而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发掘出自己身上特殊的闪光点和潜力,从而帮助学生从单纯的考试训练中解放出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实现中学教育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