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正在重构世界产业生态,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建分享的智能时代。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正与教育深度融合,并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创新,引领教育系统变革。未来教育需要面向未来的课程,并确保这些课程从设计、实施到评价都具有前瞻和引领性。
2019年10月18日,由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和创客嘉年华组委会主办的“2019未来课程设计国际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荷兰、日本、中国两岸三地的课程设计和开发专家结合新技术带来的新趋势,共同寻找和探讨全球面向未来的课程。
海外专家:学习新技术是为了解决问题
荷兰信息技术教师协会主席Ramon Moorlag结合荷兰当地的教育发展现状,展示了自己的教学工具与教学理念:在他的课程中,他会帮助学生通过设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荷兰教育协会委员会成员Aad van der Drift是一名荷兰的地理和信息技术老师,在他的演讲中,他向中国的老师们介绍了电子实验室Technasium的建立,以及他的学校乃至荷兰的课程调整。
青山学院大学特任教授阿部和广结合日本从2020学年起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将编程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必修课的相关政策,分享了自己对于孩子如何进行具有自主性和互动性的深度学习等方面的简介和经验。他认为,学会某种编程语言或掌握编程技能不是主要目的,而应当让孩子了解程序的机理和优势、认识到计算机等一系列相关的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等关系,同时培养自主解决身边问题的意识及利用计算机等手段来推动社会进步的意识,并更加有效地吸收掌握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中国学者:让孩子爱上学习的课程
温州中学创客教育负责人谢作如认为,学生要培养自己的兴趣,拥有好奇心和创造力,要想在人工智能的重围之下脱颖而出,答案一定是做自己最爱做的事情。他表示,不需要担心人工智能会让社会工作种类变得有限,相反,未来有意思的工作会越来越多。对此,他的建议是,想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最好多了解各种学科领域,做点“跨界”的研究。
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创客教育专家管雪沨现场展示了2019上海国际STEAM课程开发者大会的优秀案例,作品涉及STEAM教育覆盖的多个领域,既有海洋科学与地质科学、也有农业科学、天文科学、生物科学等,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令在场教师观众眼前一亮。
micro:bit全球青少年创意征集中国区发布
当日论坛现场,DFRobot(上海智位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携手英国micro:bit基金会正式发起micro:bit全球青少年创意征集中国区活动,呼吁更多人运用编程和人工智能技术关注可持续发展目标。
据介绍,micro:bit全球青少年创意征集活动是一项面向全球儿童和青少年公益性的活动,旨在结合技术和青少年的创造力,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解决方案。
DFRobot品牌负责人表示,作为micro:bit基金会在中国最早和最紧密的合作伙伴,DFRobot从2017年开始致力于开发多款micro:bit周边硬件,并不遗余力地在线上和线下创客教育社区中推广并培训更多教师和学生世界领先的数字化学习理念和创造性思维。“我们很高兴micro:bit基金会始终认可我们的工作,并在这次do your:bit全球青少年创意征集活动中继续深度合作,帮助更多国内青少年开阔眼界,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