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琴飞白雪 逸翰怀青宵:画家张月德艺术赏析

发布时间:2019-05-29 17:05 【来源:中华教育在线】

艺术简介

张月德,字得,号西北楼主人。1960年8月生于山东兖州,1978年入伍,在部队从事宣传工作(驻青海西宁)。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郭石夫工作室画家、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青海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宁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新儒风书画艺术展策展人、北京睿图画院院长、兖州德大书画院院长。

1979年拜著名书法家王云先生(原青海书协主席)研习书法、篆刻艺术,同年并随著名写意花鸟画家刘克训先生学习中国画。期间多次在省内外发表作品及参加展事。山水画《谁说青海无此景》获青海省首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优秀奖。

1986年六件书画篆刻作品参加青海省晋京展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展出,其中国画《不染尘》获特别优秀奖。1994年返回兖州后,积极参与社会文化艺术活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四十五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中,书法作品获银奖。

2013年求学于中国国家画院郭石夫工作室,拜先生门下艺事大进。

雅琴飞白雪 逸翰怀青宵

月德的画册要出版了,真是可喜可贺。电话上告知最好让我说点什么。看了作品还真是想说,也应该说。可又觉得自己才疏学浅、人微言轻,不足以彰显月德老弟的才华和名望,但,于我亦弟亦友,盛情难却,就以拙笔略书一二吧!

月德和我是老交情了,从年轻时就在一起厮混。后来虽然各就一方,山重水复。但一直也没有断了联系。他的秉性、才气和那份对艺术的执着我还是非常了解的。今天看到他的这些近作也是感慨良多,概言有三。

一曰大。大者、大气、大度之谓也。他生性豪放,胸怀坦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大有君子之风范。他的大半辈子人生阅历,可以说是坎坎坷坷,时有沉浮。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始终不减丝毫热情,如飞蛾投火一般,宁愿粉身碎骨也要扑向光明。从这点讲,艺术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艺术和他是相伴终生。生活中他不善迎巧,羞于攀附,我行我素,一意孤行,艺术上认认真真,生活上大大咧咧,很多情形在别人看来都不能过得去的事情,他却那么的轻松和从容。这样的气质表现在作品中,自然就有了一种磊落之气,这是骨子里带来的,是学不来装不来的。看他的字,谈他的画作,我们不难从一笔一划、一枝一叶看到他那超然倔犟的身影。画册中许多作品虽然尺幅不大,却气势磅薄、遒劲老辣的笔墨中充盈着一种浩然之气和旺盛的生命力。这种大气势、大气象恰恰是他的精神世界的一种具体反映。

二曰厚。他自幼喜爱书画艺术,遥想当年之所以应征入伍还和这门特长有关。从孩童起他很早就开始了艺术的追求和探索,花鸟画取法大写意巨匠朱耷、吴昌硕、齐白石诸家。书法则从二王入手继而游弋于颜真卿、怀素、张旭诸家,从而打下坚实基础。之后,他依然心无旁骛,坚持一条道走到黑,几十年的磨砺,他把这些精神和笔墨已经能够很好地驾驭并加以运用,进而演变成自己的形式和绘画语言。他的书画印兼修,无疑给他铺平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通道。他的作品中墨色的浑厚华滋,线条沉稳苍劲却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作品厚意是根植于传统的土壤和宽厚的人格修为。所以,兄的画是有份量的!

三曰真。月德的脾气是典型的山东人的性格,直率、真诚、很少拐弯抹角。表现在作品上那就是任笔成形,直抒胸意。气韵由笔墨而生,不同的题材他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或取圆浑而雄壮者,或取顺意而畅达者,看似不经意,但都是他个人真性情的一种流露。以此而言,他的书画每一幅作品都是有性格的。如《露气》中表现的荷花,笔墨挥洒自如,酣畅淋漓,尺幅之间透出不猎奇、不矫情、不雕琢、不做作的天真平淡之美。再有如竖幅一件梅花,也是那么从容浪漫,不激不励,笔墨的提、按、转折、昂扬顿挫,以及画面的布白分割巧妙的表现了梅花枝干的苍劲老拙,粗细交搭以及兄的人文内涵。可以说他彼时彼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他自身和自然中的梅花融为一体。创作状态应该说心手双畅,解衣磅礴。还有他笔下的玉兰、牡丹、松树和凌霄等,也都表现得高屋建瓴、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这些物象无不体现出他的笔墨功底和置阵布势的娴熟以及控制整体画面的能力。

中国人历来强调书品、画品和人品的一致性。古人云:书如其人、画如其人。我想,月德这个小册子中所呈现的艺术形象定会给我们这方面一个很好的诠释。

目前,他正当盛年,衷心地祝愿他创作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2016年2月20日(丙申春)

雪汀于长凤阁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