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7日与9月8日,ViaX盐趣先后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园,受邀参与北京大学Mini Gap Year与清华大学企业校招活动。
盐趣创始人、CEO曾诗然在这两所国内顶级高校的两场活动上均进行了“探索,成就奇妙世界”主题分享,从当前国内教育行业现状出发,阐释了创新教育、国际教育在国内难落地的原因,提出了自己对当前教育困境的理解以及盐趣的解决办法。并由此向北大清华的同学们解释了,“我们为什要做科研”。
北京大学 Mini Gap Year分享现场
产业与政策调整引发人才需求变化,研究性学习得以发展
分享最开始,曾诗然从近年产业结构与教育政策的变化入手,为大家阐述了人才筛选机制的重大变革,凸显了社会上日益增长的研究性学习能力需求。
新兴产业、职业的发展,势必会引发对新能力需求的增长。除了对技术的要求,这些新产业也要求从业者具备更好的分析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而研究性学习所培养的综合能力正好可以弥补国内学生在这些能力上的空缺,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产业的要求。
除了产业变革,教育政策的调整也使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新高考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其中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也是综合素质考核的重中之重;各高校自主招生、考研保研也逐渐把研究性学习经历作为重点考察项目,伴随着报考者的增加,研究性学习需求日益提升。
兴趣培养与科普占主导,科研能力培养缺失
分析需求后,曾诗然也介绍了目前教育市场中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人才选拔机制的变革,促使教育产业内部出现许多以研究性学习训练为重点的教育机构。但一段时间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始终是STEAM教育,其核心用户群为5-14岁,以培养兴趣和知识科普为主要诉求的青少年。而对于想要提升能力和背景,对学业与工作能力提升有刚需的16-24岁群体,却始终缺少成熟的线上培训产品体系。
相较于线下机构的小体量和非标准化产品,线上科研培训更加容易形成集中的、大规模且标准化的产品体系,可以为有科研能力提升需求的高中生、大学生提供更便捷、更标准化的培训服务,对整体的项目体验、结果产出,也会有比较稳固的保障。
曾诗然认为,一个严密的、体系化的科研训练,能够培养人分析性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撬动整个人才选拔体系并有可能打破它、颠覆它的一种方式。
ViaX盐趣教研体系
ViaX盐趣的解决方案:研究导向型学习
分享的最后一部分,曾诗然也就线下研究性学习能力培训产品的供给缺失问题,提出了盐趣的解决方案。
ViaX盐趣是目前国内较为领先的在线科研教育机构,这类近两年出现的新兴教育模式弥补了一直以来线上研究性学习能力提升培训产品的缺失。
盐趣拥有超800名覆盖文、理、工、商、法等专业的教授、博士、研究员,全部来自全球综合排名或专业排名Top 30的学校。服务两年多以来,盐趣已经服务超10万名用户,包含4000多名付费学生,全面训练学生科学学术思维,提升科研认知水平,掌握高效学习方法,拓展国际前沿视野。
曾诗然还分享了一些盐趣学员在不同培训阶段的不同反馈。很多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项目前,都带着“科研能够让我去更好的学校”的心态。而随着项目的进展,他们看待科研的方式发生了改变,逐渐认为“科研是认知世界的一种生活方式”。而项目结束后,更多人则认为,“科研是好奇心、雄心和坚持下来的毅力”,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也是盐趣一直以来的初衷。盐趣一直希望打破对科研的固有认知,弱化科研的功利性,拆掉学术的高墙,带更多学术小白感受科研的魅力,通过科研探索发现更奇妙的世界。
“我们希望想要教学生的是,他们20年后可能忘掉具体知识点后仍然记得的技能和内容。”曾诗然在分享最后也表达了盐趣坚持科研教育的初衷。
清华大学校招分享现场
结语
产业变革、政策调整都将必然造成人才选拔机制的更新迭代。而我们也能预见,伴随着各行各业与高等学府对具有思辨能力的科研人才的日益增长的需求,科研教育也会顺应如此变化,承担更多的责任与压力。
而研究性学习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创新与人才筛选体系之间的巨大鸿沟,成为中国教育的新板块。相信这一产业的不断发展,也一定会促使国内教育体系的更快迭代,为社会各界输送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