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中外大学校长谈如何破解“周鼎之惑”

发布时间:2016-04-17 17:15 【来源:

中外名校长系列采访:

人民网北京4月14日电(记者 熊旭 陈灿)几年前,清华大学老师方艳华虽然教学成绩突出,但因为科研成果不达标被迫转岗为职员。无独有偶,川大教师周鼎在他的自白书中曾无奈发问,“讲好一门课能折算成几篇论文?”一时间,高校如何评价和考核老师,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话题。在日前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2016世界一流大学校长论坛”上,人民网记者就此采访了十位国内外大学校长。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

教师教学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需要科学研究,本来就是一体的,原来老师关注科研项目主要因为薪酬的原因,而交通大学2010年做薪酬体系改革,工资结构改革,70-80%是教学所得,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对于人才培养的注重。教师做科研的目的一方面是产生科研成果,另一方面通过科研积累更多先进的知识来培养学生,教学和科研是可以合二为一的。学校办好的本科教育,自己也可以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二者相互兼容。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

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授要做研究更要培养人才,两者要有机统一。学校为了避免二者冲突进行分类发展,多元评价的机制,按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分配工作,年轻的老师注重研究,而老的资深教师注重教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校长Pradeep Khosla

学校只会聘请能兼顾教学与科研的教师。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教学任务很低,因此对科研有更高的期待。不能做到两者兼顾的大学是因为教学任务较重,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关于教师能力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

海德堡大学副校长Dieter W. Heermann

教学与科研兼顾,这是学校管理的问题。教师需要成为一个一流的老师、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管理者,但只能拿到一份薪水。这个要求很高,我们正在努力。

格罗宁根大学校长SibrandesPoppema

仅仅是来自课本的教学无法成为精华。教师必须既教学又科研。我认为教师不应该教太多课程,通过科研教师可以从自己的科研中得到成果进行教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祝全

一个能做好科研的老师能更好地向学生传递一种学习型环境。我们学校也会为那些经验不足的年轻老师提供课程,让他们能教得更好。学校制定了教学评估追踪系统,可以时刻了解教师中谁是真正善于教学的。

巴黎高科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副校长Elisabeth Crepon

事实上平衡教学与科研并不容易。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是在学校的规则和教师的能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麦克马斯特大学协理副校长彼得马舍博士

我们在招聘年轻教授时会既考核教学,又考核科研。我们也会招聘本科生到我们的研究实验室来,给他们参与科研的机会,这样等他们成为博士生的时候就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了。

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校长Laura Poole-Warren

一所大学可以成为兼顾教学和科研的大学,老师也可以成为兼顾二者的老师。一所大学应该三条道路并行,既重视教学、也重视科研,还要重视和工业、产业之间的联系。国家可以推进这些道路的发展,给予财政激励等等。